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这表明了AG积分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治理环境问题的坚定决心。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愈演愈烈,只有对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可持续治理,才能真正建设好AG积分王的美丽中国。环境问题主要源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加强环境传播,提高人类环保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
环境传播就是通过多元的媒介渠道,把环境问题作为核心内容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旨在改变受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服务于公共利益。1973年-2017年,中国环境传播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中国公众及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得到大幅提高,中国的自然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愈演愈烈,中国必须正视环境危机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因其国情的特殊性,是由上至下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大众传媒是中国环保的核心推动力量。但是环境传播不是大众传播媒介单方面的责任,也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和少数专家及环保志愿者的事,而是全民的行动,需要的是亿万公众共同参与和支持。保护环境、热爱环境、建设环境、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在中国,弘扬绿色文明,倡导绿色观念,确立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一项迫切而艰巨的文化工程,大众传媒在参与这项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还必须合政府、智库、企业及社会各界之力,在全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共识。
对于环境危机的治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制订了危机应对方案。但是,环境危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责任,也不仅是企业、媒体的职责和少数专家学者及环保组织的事,而应是全民的行动。在现阶段,中国环境危机治理应该充分采用“多中心”的治理模式,除了注重每一个普通公众的个体环保力量之外,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大众传媒的环境传播和舆论监督作用,让智库发挥思想工厂和舆论领袖的作用,利用其专家知识为环境危机的解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战略方案。
从政府的维度,首先,要组织专家学者对当前的环境危机进行系统研究,对环境危机现状、成因、相关影响因素、具体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研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环境危机治理规划总体方案,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环境攻坚战。政府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要及时发布信息,让社会各界和普通公众能够看得见政府在危机治理中所做的努力和所产生的结果。
第二,要彻底调整产业结构,全面缓解环境压力,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优先”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转向,并以此作为助推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和制度保障。
第三,要健全环保法治,加强执法力度。总体来讲中国的环保法律体系还不健全,执法力度还不够。西方国家环境危机治理的经验已经表明,依法治理是环境危机治理成功的基础条件。
从媒体的角度,中国的大众传媒要进一步发挥出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力量,在全社会构建绿色的公共舆论空间。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还是要重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提高公众的环境治理能力。而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信息提供者和议题设置者,媒体要广泛、持续地进行高效环境传播,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能力。
除此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媒体的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强制效力,但是媒体可以通过对重大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信息传播,促使环境问题透明化,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氛围,增强环境破坏和滥用权力所面临的道德压力,促使各级政府部门解决环境危机,提高环境危机治理的力度和速度。媒体在环境治理中还应该承担起沟通政府、企业界、知识界和社会公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各方信息表达与利益协调,实现权力机构与公众、权力机构内部系统之间以及公众各群体之间的全方位沟通。
最后,在环境传播中媒介一定要转变观念,从媒介本位转向受众本位,及时、准确了解不同受众的需求。传媒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受众对于环境问题的需求水平和层次的分布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确定对于各种环境问题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规模,合理分配资源,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